珊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严辉文公务车带标上路最怕例外51jytdth [复制链接]

1#
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

严辉文:公务车带标上路最怕例外


作者:严辉文近日,武汉市反腐倡廉工作会议透露,作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一大探索,该市将推行公务用车标志制度,即给公车贴上“公务车”之类的标志,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楚天都市报》2月11日)公务用车带标上路,这是由公权力尤其是社会公器的性质决定的,更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一项必然要求。事实上,即便是古代官员的官轿,也是在肃静、回避的旗幡引导下,顺便标明了官轿“公”的性质——当然这里面示权和炫耀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这应当视作一种古已有之的带标上路。而如今在我们的**机关,诸多非移动性公共财产,即使寻常如桌椅板凳之类,带标使用早已是常见的风景,为什么犯难的总是公务用车呢?这大约与汽车文化的特质、汽车风驰电掣的移动性、汽车技术赋予人的占有使用欲望之类不无关联吧。这么多年来,针对公车的管理和使用,发出的文件不可谓不多,想出的点子不可谓无创意,理论上讲,各种规定更不可谓无道理,但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病灶仍然是沉疴难愈,乱象纷纭,几乎快要成为一件有中国特色的世纪难题了。公务用车带标上路,四川成都、河北保定、湖北荆门已在试验,据说已经对遏制公车私用现象、减少公车额外开支之类产生了明显效果。从便于社会监督的角度看,公车带标上路对于疗救堪称是*务积弊的公车管理难题,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实际上,正如中国的法纪在人情、权力、金钱面前经常性失灵、选择性掉链子一样,各类纪律和规定,最怕的总是例外。回到公车带标上路的主题上来,其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到底是针对机关普通公务用车,还是包括了各级领导专车在内的全部公务车辆?社会监督到底是第三方监督还是体制内监督?如果是体制内比如在纪委、监察局、行风办这样的机构设立监督电话,又会不会对领导们有例外?实际上,在庸俗社会学弥漫的中国,即便是第三方如媒体、独立社会机构之类,在权力通吃的语境下有太多的开一面,也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曾有许多很好的制度和规定就是死于例外——从一个个的点感染开始,结果导致大面积溃疡坏死,最终在形同虚设之余变成一件可笑的事情。从贴标、监督、曝光到处理,在带标上路的制度流程中,怕就怕一个又一个的例外。类似的管理苦涩和制度尴尬,我们希望能在公车带标上路方面,惊现一次“例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