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镶嵌追溯木器间的点缀之美 [复制链接]

1#

古典家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器具,因其精雕细琢的技艺而散发着别致典雅的韵律。家具上的雕刻装饰,赋予了家具新的内涵,创造出了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其中镶嵌工艺也堪称一绝,多彩的镶嵌技艺也为古典家具增添了更多的雅致。

木与木、木与玉、木与石、木与瓷、木与螺钿、木与牙角……因“艺术”与“美”走在了一起,相得益彰。所谓镶嵌,是以金、石等贵重之物装入木器或漆器上,组成各种各样的纹饰或图画。

镶嵌的历史

镶嵌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四千年前的夏代,宋代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明代之后,工艺日臻纯熟,镶嵌形式别致多样,并与不同材料和技法相结合。

在家具中,“镶”表现为用木材攒边,内装其他材质的面板;“嵌”则表现为在家具表面挖槽剔沟,把其他材质的嵌件装入槽内粘牢。将不同质地的材料镶嵌在家具上,组成各种图案的工艺,使家具更加璀璨绚烂,丰富了其艺术风采。

镶嵌的工艺

镶嵌工艺自古有之,在漫长的时间内,工艺更趋成熟。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使器具别具一格,为家具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风彩,我们以“嵌玉石”、“嵌螺钿”和“百宝嵌”为例:

嵌玉石

据历史记载,早在唐代,云石就已被开发利用,当时称作“础石”,又称“点苍石”,至明代称为“大理石”。家具以石作为装饰,与当时文人爱石、崇石、玩石的习气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大理石变化无穷的纹理,使家具情趣横生,多见镶于家具上较大的部位,如屏风芯板、桌面、椅面、靠背等位置。

大理石以白如玉、黑如墨者为贵;微白带青,微黑带灰者为下品,白质纹章中似山水者,叫春山;白质绿章者,叫夏山;白质黄纹者叫秋山;其中以石纹美妙而变化的春山、夏山为最好,秋山次之。

嵌螺钿

螺钿嵌是我国传统家具上重要的装饰技法,融镶嵌、雕刻、绘画于一体,艺术价值极高,且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将蚌壳镶嵌在漆器上作装饰了,明末清初镶嵌螺钿工艺品的制作达到了高峰,宫廷造办处内有专门工匠制作皇家御用的嵌螺钿器。

螺钿又被称为“螺甸”、“螺填”、“钿嵌”,是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

以螺钿为嵌件的家具只存在“嵌螺钿”而无“镶螺钿”之说,因螺钿为蚌类壳片,并无木石那样的大材,只能以嵌入木板的槽口内的方式来进行。用来镶嵌的螺片多闪烁彩色,随照射光线角度不同,色彩也会变换,使器物别具一格。

百宝嵌

百宝嵌采用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名贵材料来对器物进行镶嵌,其图案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一绝。主要分两种形式:

■平嵌,即所嵌之物与地子表面齐平。先以制成家具骨架,上生漆,趁漆未干,粘贴麻布,压实晾干后,再涂生漆,趁生漆发粘,将嵌件依所需纹饰粘好,再在地子上漆灰腻子两遍。

■凸嵌,即所嵌之物高于地子表面,隆起如浮雕。根据纹饰需要,在硬木家具上雕刻出相应凹槽,将嵌件粘嵌在凹槽内。嵌件表面再施以适当的毛雊,使图案显得更加生动。

镶嵌的传承

仙作历史悠久,源远留长,形成了一套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装饰手法,其中镶嵌工艺就是它基础“六艺”中的一个工艺。观镶嵌之器物,意境风雅,寓意美好。

■三福灵芝镶大理石中堂

时间会使一件器物,或一项手艺愈加璀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家具更是如此。三福艺术家具将红木与镶嵌工艺进行了完美的融合,红木的天然光泽,更能够将玉石、玛瑙等名贵材质的华美衬托出来。镶嵌家具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沉淀了一代代手艺人的坚守和一颗纯粹的匠心,更彰显的是一种民族的信仰、智慧和创造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