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鬓间风华故宫珍藏之清代女性头饰钿子珠翠堆 [复制链接]

1#
大型白癜风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历代首饰以宫廷珍藏最美,清代宫廷首饰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件件精妙绝伦。

钿子

清代首饰可分头饰、颈饰、手饰、佩饰等几类,以金银、翠玉、珍珠及各种质地的宝石来制作,精雕细琢,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累丝、镶嵌等手法,再加上清代特有的掐金丝和点翠等工艺,使清代的宫廷女子们显得更加高贵典雅,美丽动人,也体现了匠师们高超的工艺水平。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朝女性首饰中独有的钿子,簪钗错落,珠翠堆盈,展现了女性无限的风华。

《如懿传》如懿头戴钿子

满族女子平日梳旗头,吉庆盛典著礼服,与礼服相配的首饰名钿子。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妇女著礼服袍褂等,头上所带者曰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支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凤钿之饰九块,满钿七块,半钿五块,皆用正面一块,钿尾一大块,此所同者。所分者,则正面之上,长圆饰或三或五或七也。凤钿除新妇宜用,其他皆用满钿,孀妇及年长妇人则用半钿。”下图允禵子弘明福晋完颜氏、继室何佳氏画像,现藏于史密斯基金会,两位福晋均头戴钿子。展示了清早期内廷命妇头戴钿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允禵子弘明福晋完颜氏画像允禵子弘明继室何佳氏画像

钿子上面的装饰名钿花,又称作面簪,由装饰纹样主题一致的若干块合为一组。所谓“钿尾一大块”,原是放在钿顶,钿子前高后低,戴上之后,钿顶便是斜向着后方。凤钿前面的一长条钿口每做成凤衔流苏,即所谓“珠旒”,又或曰“排子”。钿子上装饰有各式各样的钿花,都是可拆卸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流行款式变化,更换钿子上的钿花。

银镀金嵌珠宝钿花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后面的钿花

我们来欣赏一下故宫珍藏的钿子

嵌米珠珊瑚素钿子

嵌米珠珊瑚素钿子正面嵌米珠珊瑚素钿子背面

嵌米珠珊瑚素钿子,清,高18厘米,直径18厘米,钿子顶宽27.5厘米,长20厘米。清宫旧藏。

该钿子所装钿花均用金片做成的云纹形状为底,并在其上使用了点翠作为装饰。金片之上,用细小的米珠串成了盘长结的形状,米珠盘长结之上,用细小的红色贵珊瑚珠子串成了“寿”字纹样。盘常结象征长久永恒,与“寿”字组合,取长寿的吉祥寓意。

点翠钿子

点翠钿子

点翠钿子,清,高17厘米,直径24厘米。清宫旧藏。

帽胎以黑色丝绒缠绕铁丝编结而成,形似覆钵。由珍珠、珊瑚、玉石、碧玺等珠石组成各色花饰,点翠铺衬,铜镀金底托。花饰组成有吉庆祥瑞,有卐寿、蝴蝶、连钱、仙鹤、灵芝、兰花、寿桃、如意、笔、葫芦、花篮、蜻蜓、天竺、石榴、祥云等,意寓子孙万代、长寿如意。钿子是清代妇女的头饰,穿戴时多与吉服相配。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厘米,宽30厘米,重g。

此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

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

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

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

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清光绪,高20cm,宽30cm。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为光绪帝皇后穿吉服时所戴。钿子用藤片做骨架,以青色丝线缠绕编结成网状。钿上部圈以点翠镂空古钱纹头面,下衬红色丝绒。钿口饰金凤凰六,钿尾饰金凤五,下饰金翟鸟七,均口衔各种串珠宝石缨络,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钿子是满州贵族妇女在除皇帝登基、大婚、后妃受册封以外的吉庆节日里最常戴的一种冠帽。钿子与便服冠帽不同,并不是所有旗人都能佩戴。一般来讲,必须是旗人内外命妇才可以佩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