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代举行先蚕礼时,皇后需要这样做 [复制链接]

1#

嘉靖九年(年)正月,世宗始建先蚕礼,坚持要在北郊兴建蚕坛。大学士张璁等请于安定门外选择空地建先蚕坛,具体规制参考先农坛,坛旁设采桑坛、蚕室、别殿,采桑坛参考先农坛藉田,别殿参考南郊斋宫之制,在数量上稍减一些,建蚕室二十七间。世宗采纳了张璁等人的建议,并令工部在宫城内西苑西北角空地建造织室,在北郊建立先蚕坛,规制参考南郊先农坛,但相较之下,各项数据减十分之一,不建斋宫,只建具服殿、蚕室、茧馆。

二月工部上奏先蚕坛图式,世宗亲自制定先蚕坛规制。先蚕坛方二丈六尺,垒二级,高二尺六寸,四出陛,东西北三面栽植桑柘,不建燕息殿,以掌礼房为蚕宫令署。采桑台高一尺四寸,方一丈四尺,銮驾库五间。在宫城内苑盖织堂,墙围方八十丈余。但由于工期紧急,工部奏请只建先蚕坛、采桑坛、具服殿,及蚕室数十楹,其余殿宇不建。工部在营造先蚕坛殿之前,将居住在蚕坛东出道的居民迁徙到别处,建成坛内主体建筑,如先蚕坛、采桑台等,并在新筑的坛殿、蚕室旁的空地上种植桑柘,建成桑园。北郊坛殿原图中有内壝,外命妇房在内,随侍房在外,后规定省去内壝,所以改外命妇房为内随侍房。

嘉靖九年(年)三月丁巳,皇后于北郊祭先蚕氏,行采桑礼。五月西苑织堂建成,在迎翠殿南,但根据记载,皇后在四月份就已于织堂内行治茧礼,故可推测四月时,织堂已大体完工,后续只有少量修补工程。嘉靖九年(年)三月,世宗制定天地分祀之制,开始于南北郊建立祭祀天地坛所,五月工部尚书章拯等上疏“言兴工次第,莫先圜丘,而方丘及东西二坛次之,先蚕坛又次之。今见材不足,请先事圜丘,余以次渐举。”因此直至嘉靖十年(年)二月,先蚕之礼将要再举之时,北郊先蚕坛、殿尚未完全完工。

嘉靖十年(年)二月,礼部尚书李时请遣官至北郊代祭,但此时世宗已无意坚持先蚕礼北郊行礼的古制,故顺势下旨在西苑西北角已经建立织室的地方重建先蚕坛、采桑台,拆除北郊坛所。三月,新的先蚕坛殿于西苑建成,在万寿宫东侧,有斋宫、具服殿、蚕室、蚕馆,都衣北郊蚕坛规制。据《明会典》载,西苑先蚕坛规制为:“坛高二尺六寸,四出陛,广六尺四寸,甃以砖石,又为瘞坎于坛右方,深取足容物。东为采桑台,方一丈四寸,高二尺四寸,三出陛,铺甃如坛制。台之左右树以桑。坛东为具服殿三间。前为门一座,俱南向。西为神库、神厨,各三间。右宰牲亭一座。坛之北为蚕室五间,南向。前为门三座,高广有差。左右为廂房,各五间,之后为从室各十、以居蚕妇。设蚕宫署于宫左偏,置蚕宫令一员、丞二员,择内臣谨恪者为之,以督蚕桑等务。”

嘉靖十年(年)四月,皇后于内苑新建蚕坛举行了第二次先蚕礼,北郊安定门外的蚕坛建筑随之废弃。明代皇后出郊祭先蚕路途较为遥远,需乘车前往。在紫禁城内的路段是从坤宁宫到西华门,乘坐肩舆。肩舆是由人力抬扛的轿子,是皇帝、皇后、嫔妃等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皇后至西华门出宫要下舆,换乘重翟车至北郊先蚕坛。

根据《周礼》记载:“王后之五路(辂),重翟,鍚面朱总……皆有容盖。”郑玄注:“重翟,重翟雉之羽也”。翟雉是一种羽毛华丽的鸟类,《博物志》记载:“翟雉长尾,雨雪降,惜其尾,栖高树杪,不敢下食,往往饿死。”重翟车是一种两旁两重翟鸟的羽毛装饰覆盖的车舆。周代时,王后随从天子祭祀时承重翟。贾公彦疏:“后无外事,惟祭先王、先公、群小祀,皆乘此重翟也。”可知重翟是王后祭祀时所乘之车。但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周代亲蚕应该只是国家典礼之一,并非祭祀仪式,所以没有记载表明王后、夫人亲蚕时乘坐重翟。

东汉时期,皇后祭先蚕“乘鸾辂,青羽盖,驾四马,龙旂九斿”。鸾辂为古代天子王侯所乘之车,《吕氏春秋》曰:“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高诱注:“辂,车也。鸾鸟在衡,和在轼,鸣响应和。后世不能復致,铸铜为之,饰以金,谓之鸾辂也。”龙旂为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是天子仪仗之一,九斿”亦作“九旒”,为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皇后用天子车舆,可见汉代祭先蚕礼仪之盛大。晋代皇后亲蚕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周代王后五路亦有安车,郑玄注:“安车,坐乘车,凡妇人车皆坐乘。”晋代皇后坐乘由六匹毛浅黑色的马驾驶的油画云母安车出郊行礼。北齐亲蚕依循周礼,皇后祭先蚕氏乘坐重翟,以符合祭祀之义。明代皇后祭先蚕亦乘重翟车,符合世宗以复兴周礼为依据重建先蚕礼的意图。

明代先蚕礼举行当日,皇后穿着常服从坤宁宫到蚕坛具服殿,稍憩片刻后即换上礼服出殿行礼。无论是常服还是礼服,都包含从冠道服的一整套服饰。永乐三年(年)定皇后常服为双凤翊龙冠、大衫、霞帔、鞠衣等。《明史·舆服志》记载:“(双凤翊龙冠)冠用皁縠,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珠。翠凤二,皆口衔珠滴。前后珠牡丹二,花八蕊,翠叶三十六。珠翠穰花鬓二,珠翠云二十一,翠口圈一。金宝钿花九,饰以珠。金凤二,口衔珠结。三博鬓,饰以鸾凤。金宝钿二十四,边垂珠滴。金簪二。珊瑚凤冠觜一副。”

皇后大衫为黄色,材质为纻丝、纱或者罗,霞帔为深青色,织金云霞龙文,或绣或铺翠圈金,两边用珠玉坠子装饰。大衫之下穿着鞠衣,红色,前后织金云龙文,或绣或铺翠圈金,以珍珠为装饰。鞠衣是《周礼》中所载的王后六服之一,郑玄注:“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月令》:‘三月荐鞠衣于上帝,告桑事。’”在唐、北宋等朝的先蚕礼中,鞠衣是这一祭祀活动的专门服饰,且为黄色,明朝鞠衣为常服,红色,与大衫一起穿着。世宗恢复先蚕礼甚为仓促,礼制重心在于北郊蚕坛,因而对于服制并没有做过多考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