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珊瑚树丨爷爷的ldquo家rdqu [复制链接]

1#

爷爷的“家”

作者/珊瑚树

在陕北*土高原的深处,美丽的洛川大原之北,*章珊瑚村村口那片茂密的果树林里,父亲就在那里给爷爷安了一个“家”。逝去的爷爷就安详地长眠在绿树环抱,百鸟争鸣的家园里。

爷爷快要离开我们的时候说村口那块地是他年轻时候购买的第一块土地,地里埋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要坚守住那块土地。第二是这块地离马路近,他可以看到亲人的来来往往,尤其是能看到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情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爷爷在窑洞里的土炕上一声叹息,紧紧地闭上了他那一双看惯了人间万象的眼睛,*飞魄散地给他八十四岁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爷爷走了,就那么安详地走了,去守候他那一方*土,去陪伴他为之奋斗的地方。

爷爷生于清末光绪年间,那时候国家内忧外患,人民生灵涂炭,爷爷还没有长到叫一声“大大”的年龄,爷爷的父亲就撒手归天了,丢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仓促地离开了留恋不舍的世界。

爷爷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没有穿过好看的衣裳,他是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裳早早的给村里有钱人家放羊。爷爷长大后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头骡子,来往于关中和陕北之间做生意,日本*子侵占中国之后,爷爷就参*打日本*子,日本战败后爷爷为了躲避内战,在旧县相思川以耕种土地为生,我的父亲就是在相思川出生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了家乡。爷爷说他没有过快乐的童年,幸福的晚年,只有辛苦劳作陪伴了他的一生。爷爷把他的一生献给脚下的*土高坡,去世后又把“家”安在*土的深处。

爷爷一生最牵挂的人是我,最疼的人也是我,爷爷常常说我性格内向,担心他去世后我受到乡亲们的欺负,没有人帮助我。以前在农村这个世俗化、家族化极为严重的地方,家族势力非常的浓厚,谁家男孩子多谁家就可以在村里称王称霸。爷爷一心想用他的善良和慈祥感化乡亲的心,用他的勤劳朴实给我把道路铺的相对平坦一些,村里无论是谁家有事情,爷爷都跑前跑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忙。来人借东西,爷爷都是呼来应去,从不让来人做难,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别人,其目的就是他去世后乡亲们会念他的好能照顾我。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还在离家二十里开外的*章初中上学,那时候我心里就没有死的概念,也不知道死是什么?我急急忙忙回到家的时候,爷爷早已经安详地昂卧在窑洞里,我揭开覆盖在爷爷身上的被子,看见昔日炯炯有神的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任我撕心裂肺的哭,不停地呼唤,爷爷再也不会睁开他的眼睛看我,再也听不到孙儿呼喊,再也不会手慈祥地抚摸孙儿的头发,再也不会站在村口的榆树底下焦急地等待孙儿的放学回来。

爷爷就那样的去了,但是在我心里一直都觉得爷爷还活着,好像在一个角落观望着我快乐地成长,观望着我娶妻生子……正应了当下流行的那句话“苦日子过完了,你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你却离去了”。

每次过节,我都会给爷爷烧一些纸钱,在人间爷爷没有过幸福的日子,我只期望他在阴间能吃饱穿暖,有一个温馨的“家”,不要再牵挂我。每年过年我给爷爷烧纸钱回来都会头疼发烧,浑身无力,母亲看到我这个样子就会说这是爷爷在“做念”我,会拿出三只筷子和一碗凉水给我“送病”,当筷子在水碗里直立起来的时候,母亲会端起碗在我的身上来回几转圈,然后把水倒掉,让我转过身睡上一觉,一觉醒来人和以前一样没有了头疼这些症状,说起来或许有人不信,但是我信。

二十多年了,还是那片*土,还是那片果树林。唯有变化的就是苹果树一年一年的花开,一年一年的花谢,年年生长着新草,年年蝴蝶双双飞。唯一不变的只有爷爷一直默默地保卫着他的土地,守护着他的“家”。

作者简介:珊瑚树,原名邵建*,洛川*章珊瑚村人,作品常见于洛川文学公众平台。

洛川文学社

赞赏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