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航院名片我在海南种珊瑚 [复制链接]

1#

珊瑚礁很渺小,只占不到0.2%的海洋面积;珊瑚礁又很伟大,养育着1/4的海洋生物和接近1/3的海洋鱼类。让人难以抗拒的是它那被时光冲刷、经岁月洗礼后沉睡于海底的过分美丽。

一起来看看四航院工程师们是如何帮助它们重建家园的吧!

01

勇挑重担,挑战全新领域

“杨总!三亚凤凰岛海域目前情况怎样了?这批珊瑚种苗才种下去没多久啊!”台风“北冕”刚刚过境,项目设计组经理王继成在电话这头焦急地询问道。

“王经理你放心!水下机器人已经完成作业返回了,虽然经历了这场强台风,但测量结果显示95%的珊瑚种苗已经长到5公分以上了,照这个增长速度,等达到6公分后,它们就再也不怕台风了!”项目工程部经理杨全武在电话那头的回答,让王继成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让王继成和杨全武牵肠挂肚的这片海域,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凤凰岛周边,四航院承建了三亚凤凰岛邮轮港二期工程项目海洋生态修复工程EPC项目。去年冬天,王继成每周飞一次海南跟进这个项目,杨全武则在此奋战到最后一批人工礁体入海投放完成。

“我们移植的珊瑚种苗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远超当初设定的修复目标。”拿着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最新跟踪拍摄资料,王继成十分欣慰,项目团队终于兑现了“还海底一个童话世界”的承诺。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对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透过水下摄像机的镜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碧波之下新生珊瑚礁与贝类藻类相映成趣,珊瑚礁鱼类在崭新的家园里自由徜徉。能够看到眼前这番景象,四航院工程师们功不可没。

三亚凤凰岛邮轮港二期工程项目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是海南省重点环保项目,建设内容是对三亚凤凰岛周边受损海洋环境进行全面修复,包含岸滩修复工程、生物多样性工程以及珊瑚礁修复工程。其中,2.6公里的三亚湾海岸补沙以及11.7公顷水域开放型人工鱼礁区建设,对有着多年水工项目设计经验的王继成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唯独珊瑚礁修复工程这部分全新内容让他犯了难。

▲混凝土人工生态礁移植修复方式

国内相关工程案例极少,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更少。正当四航院项目团队陷入困境之际,水工专业负责人龙素华那头传来了好消息——团队联系上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一位做过类似研究的专家,能给珊瑚礁修复工程提供帮助!

一刻也不能等!当天,由项目主管总工陈木灿带队,大家冒着倾盆大雨前去登门拜访。果然,项目团队从这位专家口中了解到有一种人工礁基珊瑚礁修复的技术,有助于本项目完成,这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陈木灿带领项目团队乘胜追击,接着又联系了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调研考察,项目团队根据所掌握的珊瑚礁资源以及凤凰岛周边海域状况,决定采用原生态修复与替代性修复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施工。

▲原态移植修复方式

02

攻坚克难,重建海底花园

在取得行业专家和技术机构的支持后,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设计组丝毫不敢懈怠。王继成每每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感叹那段时间真的太辛苦了。那时候项目组采用白加黑、5+2的模式进行方案设计,组里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龙素华,作为水工专业的负责人和一名年轻的母亲,龙素华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每天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抓紧一切时间研究珊瑚礁修复与移植技术资料,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在折叠床上躺一会儿,甚至躺着休息时也总是抱着厚厚的相关学术论文……

▲钢筋混凝土人工生态礁浇筑完成

区别于可以直接移植珊瑚种苗的原生态修复,替代修复需要给珊瑚建造人工礁体,为珊瑚重新建造一个“家”,给珊瑚提供“安身立命”场所,让珊瑚能在礁体上生长繁殖。

根据设计方案,建设团队要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出不同型号的47个人工礁体,并让礁体具有多维空间结构,方便珊瑚落户安家。中号礁体表面有4个水流通道孔、可移植株左右的珊瑚种苗;小号礁体表面有4个水流通道孔、可移植16株左右珊瑚种苗。与金属人工礁体相比,混凝土礁体的抗风浪能力更强、聚鱼效果更明显、造价也更低。

“给珊瑚建造了家,但如何让珊瑚顺利落户,顺利完成珊瑚种苗运输移植成了施工最棘手的问题,这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王继成一语中的。

03

精益求精,彰显工匠精神

娇贵的珊瑚种苗既怕颠簸又畏光,为了避免运输途中的颠簸导致珊瑚碰伤甚至倾翻,项目团队把珊瑚分装在有铁丝网的塑料筐内,加固后再放入保温箱,为珊瑚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运输环境。到达目的地后,将珊瑚放入自然海域适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移植。

在珊瑚补种阶段,项目团队根据海域的不同地质条件开展珊瑚补种,在底质以礁石为主、适宜原生态修复的补种区,直接补种了余株珊瑚种苗;在底质以礁石和沙质为主、适宜放置人工礁体的补种区,47个人工礁体上共移植了株珊瑚种苗。经过如此这般精心呵护,整个珊瑚礁修复工程修复和改善的珊瑚礁生态海域达4公顷,相当于个标准篮球场的占地面积。

▲珊瑚采集场种苗筛选作业中

如今,去年移植的珊瑚种苗已经长到了10公分左右,呈现勃勃生机,四航院设计和施工团队也用智慧和汗水向业主和社会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珊瑚补种区,工作人员准备下水

内容来源:港航事业部

文字撰写:王文喆

执行编辑:王文喆

责任编辑:晏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