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宏侠
妈妈一直牵挂着老家——沂水,一直牵挂着沂水的小姨,直到去世。
沂水是妈妈的相思,小姨是妈妈的心疼。
那时,父亲是入城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妈妈是业务主任,也一门心思地抓革命促生产,她们都没白没黑地工作开会,小姨就跟在妈妈身边,边上学边帮着照料家务。
小姨在青岛上了师专,那时候毕业包分配,不幸的是小姨毕业,恰巧姥姥病了,妈妈工作实在忙,于是小姨就不顾一切地回沂水了。
因家父是入城干部,居住市府大院,相对而言,居住和生活条件较好,所以妈妈一再催小姨回青,希望她在青工作并找对象,但是小姨执意不肯。
原来,村支书的儿子,兼大队会计的小李看上了小姨,于是,在小姨回老家照顾姥姥期间,他多次帮忙,跑腿送饭送问候、送医送药送补品,在小姨最紧张最心慌最无助的时候,给了她最直接最给力最暖心的支持,小姨被软化了、小姨被征服了,小姨爱上小李了,也恋上了老家——沂水。
那一年阳春四月,美丽的花果之乡泉庄镇春风荡漾,一派祥和。
桃花开了,漫山遍野都是花,层层叠叠都是笑,村舍、田间、山头被桃花调绘成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
小李拉着小姨的手,静静地看着她,眼里的一抹深情那么动人,小姨心旌摇荡了,有梦幻的感觉;小姨无处可逃了,脸若云霞;小李拥抱了小姨,期初小姨还有几分羞涩几分犹豫,最后小姨就缴械投降了,他们相爱了,在沂水泉庄——这个有故事有感情的地方,他们情定终生。
相不相信缘分,相不相信一见钟情,小姨和她婆婆就是这样,一见面就相看两不厌。
小李是家中的老幺,上面有哥哥有姐姐,因为姥姥家有房子,所以,他们结婚后就婆婆家自己家俩头住。
小姨不太会干家务活,家里的东西放哪儿,她婆婆帮忙收拾后就那样了,用的时候,就问婆婆“妈,东西放哪儿了?”婆婆一听就乐了,“这么长时间了,你都没动?”“嗯”,继而,婆婆又同情她,“看看,忙坏孩子了,上班下班的,都不知道过日子了。”
小姨电视机厂的同事就笑话她,说你婆婆真是好性情,你啥事也不干,还博得同情。听村里人说,她婆婆对别人夸奖她的媳妇:脾气好、通情达理、讨人喜欢。
小姨生孩子后,一直住在婆家。婆婆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不让抱孩子怕累坏了腰,不让洗头怕烙下病,不让动手洗小东西怕伤了手,不让这不让那,很多的不让都是为了小姨日后身体好。小姨怕胖,婆婆却说胖了好看,这么瘦小看起来太可怜。
更有甚者,婆婆总把家里的好东西给小姨吃,小姨不吃了,她才拿出来给儿子吃,人家都说婆婆偏儿子,可效益的婆婆却相反,小李就故意一脸吃醋地说“妈,别把她惯坏了”,婆婆却说没有惯啊,再说了,这么懂事的孩子也惯不坏!
有时候,小李故意向他妈妈提抗议,说他妈妈太偏向,婆婆就说抗议无效,然后拉过小姨的手说,我看着她就舒服就喜欢怎么着,她又瘦又小,得多吃多疼爱,小姨感动得不行,抱着婆婆“妈,我真的很爱你!”
所以,和婆婆在一起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小姨就会抢着干活,洗碗洗衣服,婆婆说小姨会干活,动作利索还好看,就是因为工作拖累,所以,没时间干,小李则躲在一边吐舌头出怪样,小姨就说“妈,你看他嘲笑我”,她婆婆就说,“他敢,我帮你揍他。”把小姨给乐得,显摆地搂着婆婆说“你敢欺负我,妈就揍你”小李装得怕怕的样子“你那么大的后台,谁敢惹你”。
姥姥病故了,小姨难过得要命,她婆婆就楼着她“可怜的孩子,不哭啊,你还有我,我会一直把你当闺女疼”,小姨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她婆婆就拍着她的后背“好孩子,你不是孤儿,我就是你妈”,小姨大喊着“妈妈——”哭倒在她婆婆的怀里。
现在,她公公去世了,婆婆也老了,八十多岁的婆婆小脑萎缩常常忘事,她总是检讨自己,总是屡说屡犯,小姨就拉着她的手告诉她,只要她好好地,什么对于我都无所谓。
小姨和婆婆住在一起、和婆婆睡一张床,只要婆婆有动静我就起身跟着照顾,她担心婆婆摔倒、担心她看不到她婆婆会害怕,她走哪儿,婆婆跟哪儿,她在屋里她就在屋里,我在院里就给婆婆拿一个椅子让她坐在那儿听她说话,婆婆说,她就愿意这样看着小姨忙里忙外。
现在她婆婆已经不认人了,她忘记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却只认小姨,她说小姨是她的妈妈。小姨爱怜地看着曾经慈爱的婆婆,看着她的无助与胆怯、看着她的信赖与单纯,她的爱那么深、她的心那么痛,她不听小李哥哥姐姐的建议,送婆婆去养老院,她舍不得。
小姨说,她爱婆婆如同爱姥姥,这些革命老区的沂蒙母亲心中有大爱,战争年代,支撑起华夏朗朗晴空的半边天;和平时期,演绎婆媳情,给生活以美、给生命以真,演出了感人肺腑的沂蒙情怀,她说:“婆婆啊,你不要害怕,我会你一直和你在一起。”
去年冬天,小姨的婆婆去世了,小姨痛不欲生,还得了一场病。
现在,小姨的一对美丽的双胞胎女儿子莺、子燕都嫁在了沂水,
子莺嫁在竹泉村,那个山青水秀、花木扶疏,竹林隐茅舍、家家临清流的地方,那里田园瓜果香、居者乐长寿,俨然一个桃园。
我去过那里,竹泉村的竹,丰润茂盛、青翠高大;竹泉村的水,滋润修竹、滋养历史;竹泉村的石,为房为磨、为坡为路。风水宝地的竹泉村,以泉、竹、村浑然一体的魅力,诠释了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驻足竹泉村,水一程、竹一程,曲水流觞、千转百回,仿若听到了流水生命的弦音。于是,我记住了竹泉村,这个梦里水乡!
子燕曾说“诗在泉庄·何必远方”,她不忍离了泉庄镇这片热土,她的爱如桃花源般美好,在桃花争奇斗艳、花海连绵的季节里,她嫁给了乡村振兴、带头致富的年轻人。
据说,那场婚宴是大自然设计的:泉庄镇处处繁花似锦、香气四溢,美丽的子燕在桃红柳绿间如诗如画,人在花中行、花在身旁游,人面桃花两相映、相得益彰。
十里花树、百里花海,山是花果山、海是珊瑚海,花海香浪中,仙子临镜,怎不蜂飞蝶舞、惊叹惊艳。
小姨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她让妈妈放心,她说这几年沂水变化可大了:沂水的改革开放,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沂水的艰苦创业,是一曲慷慨激昂的华彩乐章……
桃花山顶建起了特色民居村落,石头房子错落有致、青石条铺的街巷、清泉水石上流动,美风景令人留恋……
老院子老房子改造一新,出租成了民俗度假村,姨夫他们买房了买车了、搬进了新居,生活便利了、好日子开始了……
而今沂水的自然生态、崮群奇观,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天上王城·天下泉庄”的品牌家喻户晓……
“千年古镇·崖壁古国”、“千泉小镇·长寿颐养”的沂水,令人深深着迷,游客们络绎不绝,沂水泉庄之神韵、全景沂水全域旅游之美如盛宴,人们想不爱她都不成……
小姨说沂水、子莺子燕说沂水,她们的